Xperia 5 II是索尼针对Xperia 1 II所推出的另一款更小巧且更实惠的版本,而两款机种的大部份规格都极为相似。搭载骁龙865芯片组、具IP65 / 68防水功能并配置4000毫安时电池的Xperia 5 II,仍属于旗舰级的手机。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屏幕,Xperia 5 II装置6.1英寸、FHD + HDR OLED显示屏,刷新率为120 Hz。从很多方面来看,Xperia 5 II的配置还算不错,但还是无法媲美具6.5英寸、4K显示屏的Xperia 1 II。
在摄像头部份,除了Xperia 5 II 和Xperia 1 II一样,都后置了三组摄像头,不过比Xperia 1 II 少了深度感应的3D iToF传感器。主要的标准广角模块具1200万像素、1/1.7英寸Exmor Rs移动传感器,搭配等效24 毫米、视场(FOV)为82°的f 1.7光圈镜头。远摄摄像头同样具1200万像素但实体较小的1 / 3.4英寸传感器,搭配稍暗的f 2.4光圈、70毫米等效焦距镜头,视场为34°。第三组模块是超广角摄像头,一样具1200万像素、1 / 2.55英寸Exmor RS传感器,搭配16毫米、f 2.2光圈镜头及124°的视场。
广受赞誉的索尼无反相机中有些功能也延用到旗下的旗舰智能手机上。其中,最重要的是人和动物都适用的实时眼部侦测自动对焦功能;还有能够以20 fps的速度进行连拍的索尼BIONZ X图像处理器;另外也采用了Zeiss T *镜头涂层的Zeiss光学组件以减少反射。和Xperia 1 II一样,5 II也具有专用的物理快门按钮。
这款智能手机以4K分辨率拍摄视频,最高可录制120 fps的慢动作影片,以及24/25/30 fps帧率的视频。
让我们来看看Xperia 5 II如何提升图像质量以便与其同品牌较大型的Xperia 1 II和其他旗舰手机一较高下
摄像头主要规格:
- 主摄像头:1200 万像素、1/1.7英寸Exmor Rs传感器、24 毫米等效、f / 1.7光圈镜头,视场为82°
- 超广角:1200 万像素、1 / 2.55英寸Exmor RS传感器、16毫米等效、f / 2.2光圈镜头,视场为124°
- 远摄镜头:1200万像素、1 / 3.4英寸传感器、70毫米等效、f / 2.4光圈镜头,视场为34°
- 24/25/30/60/120 fps 下可录制4K/2160p视频
关于DXOMARK Camera测试:DXOMARK工程师使用摄像头的默认设置,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和室内、户外自然场景中拍摄超过3000张测试照片和超过2.5小时的视频,之后评鉴其拍摄结果,以实现智能手机摄像头评测的评分和分析。本文旨在彰显最重要的测试结果,有关DXOMARK Camera评测基准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有关我们如何为智能手机摄像头评分的更多细节,请参见此处。
测试摘要

Sony Xperia 5 II
在DXOMARK Camera 评测中得到111分的索尼Xperia 5 II,其整体图像质量可说是与获得112分的Xperia 1 II势均力敌;相较于2020年1月我们测试过的第一代Xperia 5(得到95分),Xperia 5 II有显著的进步。
噪点控制良好且细节出色,色彩的呈现通常都很不错,还有赏心悦目的散景照和准确的闪光曝光,这些特点让Xperia 5 II在照片项目拿下了114分。与原来Xperia 5的101分相比,改善相当多,不过,仍排名在大多数旗舰智能手机竞争对手之后。
Xperia 5 II的变焦项目为60分,表示其超广角和远摄摄像头的表现虽不是那么优异但仍有一定的水平。鲜明的色彩是远摄照的一大优点,而超广角摄像头的目标曝光一般来说都很准确。
在视频方面得到99分的Xperia 5 II,比得到102分的Xperia 1 II低了几分。Xperia 5 II的主要优势依旧在于室内和户外视频中的噪点、细节和色彩都表现的不错。不过,总体而言,相较于在我们评比中名列前茅的机种,这两款索尼手机的视频图像质量都稍有落后。
几乎在所有光照条件下,Xperia 5 II的目标曝光都很精确,只有在极低光下,图像才会明显看得出曝光不足。不过,动态范围相当有限。在大多数对比度高的场景里,会丢失高光中的细节,有时人脸也会曝光不足。
色彩呈现是Xperia 5 II的强项之一。偶尔饱和度会稍微不足,肤色还会带点淡淡的绿色,但大多数情况下,所呈现出的色彩都是鲜艳美丽且令人赏心悦目。白平衡偏暖或偏黄,但实际上只有在极低光下才会出现问题,这时会变成严重的橙色。
Xperia 5 II将噪点与纹理间的取舍,处理得很不错。所有图像中的噪点相对较低,让索尼这款手机的表现能更接近在此项目排名领先的智能手机。仔细观察时,会发现大部份的图像中都看得出有轻微的色度噪点,但总体来说,比其他许多手机的噪点问题要处理得更好。Xperia 5 II图像中的细节通常是可接受的,事实上,在我们实验室的测试中,Xperia 5 II的表现还胜过Xperia 1 II。损失了精细纹理中的细节,而且移动中的主体有运动模糊的状况,也就是说,Xperia 5 II在这一部份比不上那些表现出色的机种,不过,索尼手机仍设法保留住细节,让大多数的用户都能满意。
在我们实验室的客观测试中,Xperia 5 II在自动对焦的表现也比Xperia 1 II来得好,不过,在各种情况下的对焦速度都相对较慢。在户外无法自动对焦,景深也有限,导致Xperia 5 II的自动对焦分数受到影响。
因为色彩量化、色调偏移、振铃效应、锐度损失和重影伪像的问题使得我们扣了Xperia 5 II的分数。色调偏移影响了HDR照片中的天空颜色是最明显的问题。与Xperia 1 II相比,Xperia 5 II的角落处零星显现出更多的晕影和锐度损失的状况。
索尼手机的夜间拍摄性能还有可改善的空间。夜景的动态范围有限,往往会造成明显的高光剪贴,黄色白平衡也变得更令人困扰。闪光灯功能可确保夜间人物照的曝光良好,主体也能有非常不错的细节,但同样的,动态范围有限,偏暖的白平衡仍然明显。闪光灯关闭时背景的曝光更好,不过主体的曝光和细节都非常低。
Xperia 5 II 所拍摄的远摄照与Xperia 1 II的远摄照表现相当,但Xperia 5 II的自动对焦和白平衡并不是那么稳定。近距离拍摄的效果最好,目标曝光准确且色彩亮丽。近距离拍摄时的细节呈现也最出色,不过,相较于在所有变焦距离下远摄性能都很优异的机种,Xperia 5 II的细节还是比较少。中距离和长距离变焦范围内的动态范围依旧有限且色彩也略显不够饱和。
Xperia 5 II 的超广角模块在整体质量的表现上与Xperia 1 II相同。曝光一向准确,不过与主摄头相比,色彩略微逊色。中间区域的噪点通常都控制的不错,但在角落处看得出带有一些彩色边纹和畸变的边缘噪点。
尽管没有ToF传感器,Xperia 5 II的散景照还是比得上Xperia 1 II。看得出有轻微的边缘伪像,不过,深度估计往往很准确。比起我们测试过表现最佳的机种,Xperia 5 II所拍摄的散景照,动态范围有限且曝光有些不稳的状况更为明显。
与Xperia 5两相比较,Xperia 5 II在视频图像质量方面有明显的进步。同样的,优点还是中央区域呈现鲜明的色彩,户外视频的白平衡尤其令人满意,纹理和噪点间也取得了良好的平衡。在均衡的光照条件下,视频曝光效果会更好,但在具挑战性的高对比度度环境中,动态范围有限且目标曝光低的状况会更为明显。
户外视频的色彩亮丽生动,白平衡也很准确,不过,室内和低光下的视频色彩则普遍显得偏暖。大部份情况下,多数视频中的噪点还是可以接受,细节也还不错。室内视频的纹理呈现比较差一些,但只有在低光下,细节损失和噪点增加的状况开始变得明显时,才会造成困扰。防抖效果和视频自动对焦仍有进步的空间。索尼Xperia 5 II的大多数视频中都出现了运动残影,同时还有闪烁和局部的噪点伪像。户外的自动对焦追踪功能有效,但我们发现在室内和低光下经常会有不稳的情况发生
索尼 Xperia 5 II,室内视频:在均衡良好的光照条件下,目标曝光佳,而且在大多数户外和室内的视频中,色彩都很鲜艳亮丽,但在对比度高的环境中,动态范围非常有限。
结论
如果您可以接受尺寸小一点、屏幕分辨率低一些的手机,Xperia 5 II会是Xperia 1 II的超值替代品。三摄像头的设置让拍照时的选择性更多,且静态图像和视频质量的性能都比Xperia 5进步许多。整个来说,Xperia 5 II的主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质量,具有噪点少且色彩佳的优点,能够与价格较高的Xperia 1 II相比拟。尽管在动态范围、细节和自动对焦方面有一些小瑕疵,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Xperia 5 II在其价格区间内都足以和竞争对手相互较量。
优点
- 大多数照片和视频中的噪点都控制的不错
- 散景照片中深度估计准确
- 大多数近距离远摄照的色彩鲜艳
- 户外视频呈现中性白平衡
- 夜间人像的闪光曝光准确
- 大多数视频中的细节良好
不足
- 在高对比度度的环境中,照片和视频的动态范围有限
- 照片和视频的自动对焦有些不稳
- 照片中的肤色呈现不准确
- 许多照片都看得见伪像
- 低光视频中出现色度噪点
- 中、长焦远摄照的色彩饱和度不足
- 视频防抖效果不佳
- 超广角照的边缘处出现噪点
- 视频中有闪烁伪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