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Note 9的前置摄像头在自拍领域可算是相当罕见,因为它搭载一个自动对焦镜头。此外,Note 9还内置一个1/3.6英寸图像传感器,具有800万像素分辨率和1.22微米像素,可拍摄1440p@30fps视频,再加上三星向来拥有优质智能手机图像的良好记录,因此Note 9似乎是自拍爱好者不错的选择。Note 9搭载2018年最大的6.4英寸显示屏和手写笔,因而成为在路上工作的人们的宝贵工具,对于在旅行中从事商务活动或进行个人视频通话的人们而言,前置摄像头的视频性能也可能相当重要。
我们穿上实验袍,准备好测试图表,将三星Galaxy Note 9的前置摄像头放在我们具有行业标准的测试基准下检验,拍摄了数小时的视频和数千张静止图像。现在,我们将公布这些分数,并在全面综述中为您提供完整的分析。
前置摄像头的主要规格:
- 800万像素分辨率
- 1/3.6英寸图像传感器,1.22微米像素间距
- 25毫米镜头,光圈f/1.7
- 静止图像和视频自动对焦
- 自动HDR
- 1440P@30fps视频
关于DxOMark Selfie测试:DxOMark工程师使用前置摄像头的默认设置,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和室内、户外自然场景中拍摄超过1500张测试照片和超过2小时的视频,之后评鉴其拍摄结果,以实现智能手机前置摄像头评测的评分和分析。本文旨在彰显最重要的测试结果,有关DxOMark Selfie评测基准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
测试摘要
三星Galaxy Note 9在DxOMobile Selfie评测中拿下92分,成为迄今为止我们在新的自拍基准下测试过的性能最佳的前置摄像头之一。Note 9在静态照片和视频方面都拍出很好的效果,堪为一款坚实的全能型摄像头;此外,搭载自动对焦镜头意味着,Note 9经常可以拍出比许多竞争机型更清晰的集体自拍照和环境人像。平心而论,虽然Note 9的自动对焦性能并不完美,但其对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显然优于S9+。
曝光在大多数照明条件下的表现也很好,包括在高对比度场景中具有宽广的动态范围潜力,在极低光下的曝光表现也还算可接受。在我们的自拍摄像头测试中,面部曝光是最重要的方面,虽然三星Galaxy Note 9在高光条件下的测标曝光略高,但整体效果还算是不错的。其HDR图像的表现比S9+更好,但一些色调压缩问题仍然会导致脸部对比度不足,并出现明显的晕轮。
除了大致不错的曝光外,Note 9前置摄像头还具有悦目的色彩响应,其良好的演色性和准确的白平衡能够在大多数情况下赋予肤色自然的色泽。
正如我们最近看到的,三星手机在低光环境下都可以很好地处理噪点,而Note 9的前置摄像头更在噪点和纹理之间提供了我们迄今为止看到过的最好的折中方案之一,其细节一般而言非常到位,虽然在低光图像中丢失了非常精细的细节,整体纹理也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但其拍摄结果非常出色。
在人像模式下,Note 9的散景模拟效果可以很好地隔离主要的拍摄对象,虽然在复杂背景下可以看到一些蒙版错误,而且无论背景深度如何,其应用的模糊强度都相同,但总的来说,这个解决方案的结果还算可以接受。
在视频方面,Note 9的主要优势(仍然)在于脸部曝光,这在大多数情况下的表现都不错,它也可以提供良好的演色性和准确的肤色,细节也大致保留完好,噪点也不多。然而,它的曝光不稳定性有时相当明显,在变化的光照条件下还可能看到曝光调整的明显步进痕迹。自动对焦性能也是视频需要改进的地方,因为它经常在不必要时重新对焦,尤其是在低光条件下。
照片评分说明
我们在不同的照明条件下测试了三星Galaxy Note 9的前置摄像头在几个方面的表现,并计算照片的每项成绩,三星Galaxy Note 9最后拿下了96分的总成绩。在本节中,我们将仔细探讨每个测试项目的图像质量的评分,并分析Note 9在几个方面的表现与关键竞争机型的差异。
曝光与对比度
Samsung Galaxy Note 9
85
91
三星Note 9在所有照明条件下都能为面部提供大致准确的曝光和宽广的动态范围,因此在曝光和对比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总体得分,但有些问题对分数产生影响:例如,在受控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测试时,测标曝光在所有照明条件下都会稍微亮一点。您可以在下面的图表中看到,这一现象在300到1000勒克斯的极高光条件下尤其明显,Note 9在此捕捉的亮度超过60L(L *),这可能导致拍摄对象脸部和高光背景中出现少量溢光剪贴纹理。
三星Note 9凭借着宽广的动态范围,能够在棘手的高对比度或逆光场景中捕捉明亮的高光细节,同时保持良好的脸部曝光。在下面的测试场景中,Note 9在天空中捕捉到的高光细节显然多于华为P20 Pro,并且略多于iPhone X,然而,它的演色性并非毫无问题,因为一些色调压缩导致对比度略低,这在脸部特别明显,在HDR场景中也经常可以看到被摄体周围的晕轮。所有这些不足之处都影响了Note 9的分数。
在室内照明条件下,面部和整体曝光通常都是准确的,图像也保有良好的对比度。
在极低光条件下曝光良好,在低至5勒克斯时,图像非常可用,其亮度甚至比某些竞争机型(如iPhone X)的图像稍微亮些。在1勒克斯下拍摄的图像中,其曝光显然不足,但还不算太暗,也不至于完全无法使用。
色彩
Samsung Galaxy Note 9
85
105
在户外照明条件下,Note 9的演色性、白平衡准确度和色彩均匀性都非常出色,但在室内和低光下拍摄的图像质量较差,从而影响了Note 9的整体色彩得分。在非常均衡的户外照明下,准确的白平衡赋予肤色悦目的色调,良好的演色性也产生了非常鲜艳的红色、绿色和蓝色,却不至于过度饱和。
但在高对比度场景中却出现了明显的黄色/绿色色偏。
强烈的色偏在室内和低光条件下也很明显,特别是当场景中有一种主要色彩时,在红色和蓝色背景下这个问题尤其明显,严重影响了肤色的演色性。(然而,这不算是太严重的色彩问题,因为您不太可能经常在纯色背景下拍摄自拍照。)虽然在我们的最终分析中,这一现象并未对Note 9的色彩分数造成太大影响,但的确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更正常的测试条件下,场景中存在一些不同的色彩时,肤色演色性通常是相当不错的。
Note 9的色彩不一致或色彩渐晕的问题在所有条件下都非常明显,因此在色彩类别中被扣了一些分数。虽然通常情况下,智能手机图像在低光下都有色彩渐晕的问题(前置与后置摄像头皆然),但Note 9即使在高光下拍摄时,图像中的色彩渐晕也很明显,在户外自然测试场景中和实验室内受控条件下拍摄的图像的画面中心和边缘之间的色调并不一致。
对焦(72)
自动对焦镜头是Note 9前置摄像头的一大显着优势。大多数手机均采用定焦解决方案,在近距离(30厘米)处可拍出很好的清晰度,在中焦距(55厘米)处的拍摄结果还算可接受,而Note 9的自动对焦镜头就连在远距离(120厘米)处也可以拍出清晰的图像。
实际上使用自拍杆拍摄旅游或环境人像时,拍摄对象距离摄像头约120厘米,此时Note 9的脸部通常比大多数竞争机型明显更加清晰。然而,自动对焦并非完全没有问题:虽然Note 9的自动对焦性能通常极好,但在我们的测试中,一些可重复性和稳定性问题显而易见。Note 9在前置摄像头中使用对比度检测系统,这意味着它的自动对焦系统会出现轻微的不稳定问题,在低光和高对比度场景中偶尔会对焦于背景而不是拍摄对象。
Note 9为集体人像提供极大的景深。在集体人像中,一些拍摄对象位于焦点后方,因此镜头设计在这里很重要,因为光圈较大的镜头的景深通常比较小,而且图像传感器的尺寸和分辨率(以及像素间距)也起着重要作用。虽然Note 9的镜头光圈为f/1.7,比华为P20 Pro的f/2镜头要大了些,但Note 9的镜头的800万像素图像传感器具有明显更大的像素间距(P20 Pro为2400万像素),这意味着它的景深比P20 Pro更小。在默认模式下,Note 9的自动对焦系统必须决定要对焦于哪个人的脸,这也会对景深产生影响。在我们的测试中,我们发现它通常对焦于距离摄像头最近的人的脸上,这似乎是最明智的解决方案。
细节(62)
迄今为止,在我们测试过的前置摄像头中,Note 9在细节保留与降噪之间提供了最佳的妥协方案。在细节方面,三星手机得益于自动对焦镜头,以及中距(55厘米)和远距(120厘米)照片的清晰度,从而拿下了极高的分数。拍摄没有被摄体移动的场景时,Note 9在20勒克斯至1000勒克斯之间的所有照明条件下均记录了很好的细节。由于它在非常低的光线下使用相当慢的快门速度(例如,在5勒克斯下为81毫秒),因此在拍摄带有物体移动的场景时,Note 9难以捕捉清晰的细节,在5和1勒克斯下记录的锐度极低,低于30%。但总的来说,Note 9的前置摄像头仍然可以拍出相当到位的细节。

也就是说,它可以在高光条件下捕获丰富的细节,虽然它会在低光条件下丢失细节,但与竞争机型相比,其结果仍然相当不错。与华为P20 Pro相比,Note 9在边缘保留了更多细节;虽然iPhone X的细节更丰富,但噪点也更多。
噪点
Samsung Galaxy Note 9
80
90
近年来,我们测试过的三星手机均展现了优异的降噪能力,这已成为其手机的一大特色,Note 9的前置摄像头也不例外。在所有照明条件下,人脸上的噪点都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虽然在低光环境下,角落和背景中的亮度噪点很明显,但总的来说,Note 9处理噪点的效果要好于许多竞争机型。
如下图所示,我们在实验室的受控测试条件下使用我们新的逼真人体模型来评鉴噪点。在高光下(1000勒克斯),细节非常到位,睫毛等面部特征的勾勒非常清晰。Note 9在较低光下会丢失一些细节,但噪点较少,室内(100勒克斯)和低光(10勒克斯)图像中都只有一些微小的噪点。
伪像
Samsung Galaxy Note 9
75
90
明显的伪像或显而易见的图像质量缺陷是我们扣分的原因,而Note 9被扣分的主要原因在于HDR图像中的晕轮和色调压缩问题。我们还观察到一些色像差,这是出现在高对比度边缘的彩色线条;它的画面锐度会往边缘处逐渐降低;还有一些轻微的几何畸变的问题。
闪光灯
Samsung Galaxy Note 9
72
93
Note 9在闪光灯下和混合照明下均拍出了不错的效果,因此在闪光灯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使用闪光灯作为唯一的光源时,脸部和画面中心的曝光不错,但可察觉到暗角,而且噪点也在角落处大量出现;白平衡略偏绿色,从而影响肤色,但还算可以接受;在仅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轻微的色彩渐晕和色彩量化;细节也不是特别丰富,但总的来说,其拍摄结果非常可用。
将闪光灯与额外的钨丝灯光源混合时,三星Galaxy Note 9在脸部和画面上的曝光表现都非常出色,没有在仅使用闪光灯拍摄的照片中的浓重暗角。三星Galaxy Note 9有轻微的绿色色偏和色彩渐晕,细节仍然不多,但整体效果优于许多竞争机型。
散景
Samsung Galaxy Note 9
60
75
Note 9的人像模式相当不错,噪点在清晰和平滑化区域的分布相当均匀。该系统的散景结果可重复,因此在连续拍摄中可以始终如一地应用一样的效果,在室内和户外照明条件下也都能很好地工作。然而它的景深估计并不完美,在复杂背景上(例如左下方照片中的干燥棕榈盆栽)可以看到一些蒙版错误,但它在比较单纯的背景前的表现则比较好。
另一个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模糊的渐变层次,因为Note 9将等量模糊应用于所有的背景区域,而未考虑到背景与对象之间的距离,使得模糊效果看起来有点不自然。
视频评分说明
三星Galaxy Note 9的前置摄像头在视频方面拿下了86分的高分,使其成为多媒体创意方面的全能型摄像头。我们使用以下各个视频评测项目的分数来计算总体视频成绩:曝光(68)、色彩(78)、对焦(80)、纹理(57)、噪点(81)、伪像(89)、防抖(63)。
Note 9在视频方面的关键强项在于脸部曝光,它在大多数光照条件下都有准确的脸部曝光,在大多数测试条件下也具有良好的演色性和准确的白平衡,因此通常可以呈现漂亮的肤色。然而低光视频中的演色性还有一些改善的空间,因为它的测标曝光不足,导致色彩稍微不饱和,但白平衡还算可以接受,色彩渐晕也获得了很好的控制。
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在亮度介于20到1000勒克斯之间录制视频时,Note 9可以获得准确的测标曝光,因此它的视频在室内和户外照明条件下均获得了不错的曝光分数。然而,在低于20勒克斯的极低光条件下,它的曝光度会迅速降低,这些曝光不足的视频对其得分产生了一点影响,但考虑到这种光线条件的困难度,其录制结果其实还算不错。Note 9的前置摄像头视频也没有HDR,因此在高对比环境中最好别用它来录制视频。
在不断变化的光照条件下继续录制视频时,可以明显观察到一些曝光不稳定的迹象,曝光步进痕迹相当明显,但收敛相对较快,超调也不常见。
视频的细节保留完好:在所有照明条件下,在靠近摄像头的拍摄对象上捕捉到的细节特别到位,在室内(100勒克斯)和户外高光(1000勒克斯)视频中都产生了出色的纹理和边缘细节。在低光视频中,边缘细节仍然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在低于100勒克斯的极低光视频中,纹理保留的水平快速下降,其锐度降低到大约30%,影响了纹理的整体分数。该摄像头的自动对焦系统的不稳定性也影响了纹理得分,它在室内和低光视频中都会进行不必要的重新对焦,而且经常将焦点切换到背景上。
与静态照片一样,Note 9在使用前置摄像头录制视频时也可以很好地控制噪点,在室内和户外视频中都能非常好地控制时间和空间噪点,特别是后者。虽然在极低光视频中可以看到更多的噪点,但不出所料的是,尽管光线条件极具挑战性,噪点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也不会对观看体验造成太大的影响。
结论
Note 9是三星的旗舰型“平板手机”,配备大型6.4英寸屏幕、手写笔、后置双摄像头,并且还为其贴上了高端价格标签,因此您不太可能只为了其前置摄像头的质量而购买Note 9。但是,如果您正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细分市场中寻找一款手机,并希望在静止图像和视频通话中都能获得优质的自拍照,您可以肯定这款手机的自拍效果是当前市场上的佼佼者。
三星改进了S9+顶级前置摄像头的性能,在Note 9上增强了的自动对焦系统的性能和HDR演色性,但其自动对焦和HDR均尚未臻至完美,因此仍有一些改进的空间,不过,三星已经使自拍摄像头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再加上大致良好的曝光和准确的脸部肤色,以及细节保留和降噪之间在低光下的良好折衷,三星Galaxy Note 9最终成为我们迄今为止测试过的最好的前置摄像头之一。
照片优点
- 准确的面部曝光,宽广的动态范围
- 悦目的肤色和演色性
- 脸部噪点控制得当
- 自动对焦准确且可重复
- 散景模式下产生不错的被摄体隔离
视频优点
- 准确的面部曝光
- 悦目的肤色和演色性
- 前景细节保留到位
- 噪点控制得当
照片不足
- HDR场景中,对比度低,并出现色调压缩的问题
- 在户外出现黄色/绿色色偏
- 低光下细节不多
- 使用闪光灯时,出现噪点和色彩量化
- 轻微的自动对焦不稳定性
视频不足
- 不必要的重新对焦
- 手持拍摄的静态场景中出现高频运动残影
- 曝光不稳定性和收敛时的步进痕迹
- 强烈的振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