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制造商 Naim 于 2014 年以Mu-so迈进无线音箱的市场,其「一体式」多房串流的强大性能,持续获得技术界与发烧友们的好评(以及许多奖项)。五年后,它的下一代上市了,虽然外观看起来完全一样,不过,据说第二代Mu-so有95%是重新设计的:新的驱动单元、新的数码信号处理、新的连接以及新的箱体。这款经改造过的高端音箱,拥有比前一代更让人印象深刻的各种功能和连接, $1599的价格同样也引人注目。
高端的长形音箱箱体下覆罩的是Naim 著名的音乐流媒体平台,还有众多升级的功能(请参阅此处的完整列表)、全新的 DSP,和崭新的限制器算法(很高兴能以我们的音损项目对其进行测试),以及与法国制造商 Focal 的研发部门所合作开发的优化驱动系统。根据 Naim 所言,这些改善让内部体积增加了13%,音损更少,低音效果也更强更好。
我们以严格的DXOMARK 无线音箱测试准则,对Naim 第二代Mu-so音箱进行测试。在这篇评测中,我们将详细的介绍这款音箱在各种测试和几种常见用例中的表现。
音箱主要规格:
- 立体声 3 路;DSP 优化的通风箱声学系统
- HDMI ARC(与CEC一致)、蓝牙、USB2、光学 S/PDIF 和 3.5 毫米插孔
- 内置Chromecast、Spotify Connect、TIDAL和 Roon Ready
- 包括遥控器以及iPad、iPhone、iPod Touch 和 Android设备的可选控制应用程序
- 122 毫米 x 628 毫米 x 264 毫米(高 x 宽 x 深)
- 11.2 公斤(395 盎司 = 24 磅 11 盎司)
测试条件:
- 使用 iPhone 进行听音乐的测试 / 使用小米盒子 S进行观看电影的测试
- 所使用的通信协议:通过AirPlay 2 进行音乐测试 / 使用3.5 毫米插孔进行观看电影的测试
- 固件版本:5.20
关于DXOMARK Wireless Speaker测试:在DXOMARK Wireless Speaker评测中进行评分和分析时,我们的工程师在受控的实验室条件下执行各种客观测试,并对20多个小时的样本进行感知评鉴。本文旨在彰显最重要的测试结果。另请注意,我们仅使用手机的内置硬件评鉴播放性能。(有关我们音箱基准的更多详细信息,请单击此处。)第二代Mu-so在DXOMARK Speaker排名中属于“高端型”音箱。
测试摘要

优点
- 广度出色
- 最大音量优秀
- 声音自然且整体音色悦耳
不足
- 缺乏中低音、高音和高频延展
- 低频延展稍微不足
- 力度应该可以更强劲
Naim的最新旗舰音箱以整体分数137 分领先帝瓦雷的 Phantom II 98 dB 巴黎歌剧院版音箱 4 分,但仍落后Cabasse 的 The Pearl Akoya音箱 7 分。

尽管看起来与前一代大同小异,不过,Naim表示,第二代 Mu-so的箱体下拥有着许多新的特性和功能。
由于声场广度出色、最大音量良好、音损控制得宜,而且起音优异,第二代Mu-so 音箱非常适合在派对场合使用,观看电影也好用,或是在家放松时聆听音乐或播客也很适用。此款音箱在混响声学环境中的表现同样相当优秀,呈现出自然的音调再现、干净的低音频率以及良好的定位能力。

另一方面,缺乏高音且高频延展有限,导致音调相当沉闷。高频是人耳定位声音能力的关键,而定位能力会影响空间感的呈现。此外,由于 Mu-so 2 是正面发声的音箱,声音并不会均匀的分布在音箱的周围。冲击力有些不足,音量步进不够一致,以致于听众在微调聆听级别时不怎么顺手。 总而言之,Mu-so 2 并不是特别适用于睡前播放轻音乐,朋友聚会时的运用也不突出,户外使用的表现也并非最理想。

第二代Mu-so 营造出的声场广度令人印象深刻。
各项测试分数说明
第二代Mu-so在DXOMARK Speaker评测中获取总体分数137分,此分数是来自各个子项目的测试得分。接下来的部份,我们将就这些音频质量的各个测试项目加以仔细探讨,同时分析它们对用户的意义,此外,我们也会呈现第二代Mu-so和其它两款竞争对手 — Cabasse 的 The Pearl Akoya和帝瓦雷的 Phantom II 98 dB 巴黎歌剧院版的一些比较数据。
音色
Naim Mu-so 2nd Generation
152
DXOMARK音色测试可测量音箱在可听音域内重现声音的能力好坏,并考虑低音、中音、高音、音调平衡和音量依赖性。
虽然第二代 Mu-so 在所有用例中都展现出自然的音调平衡,不过,更清澈的高音、更良好的高频延展以及更强劲的中低音,更是有益于它的音色表现。在大多数情况下,将重点放在中频,都没有问题,但偶尔确实会有刺耳的感觉,例如在我们的派对场景。尽管低音在音量小时会严重不足,在音量大时会略微不一致,但还是非常干净悦耳。
力度
Naim Mu-so 2nd Generation
137
我们的力度测试旨在测量音箱再现声源的能量水平的能力。我们考虑的要素包括起音、低音精度和冲击力。
在力度方面,第二代Mu-so的表现优于一般水平,这可归功于其良好的力度范围、精细的动态压缩、准确的低频和很不错的起音。不过,起音不够锐利分明、低音延续的准确性不足,整体的呈现应该更具冲击力。


在两种极端的聆听级别(轻柔的音量与响亮的音量)下,此款音箱的表现特别好。因此,就力度方面而言,第二代Mu-so非常适合在放松的聆听音乐时使用,或在派对上用来播放响亮的音乐。
空间感
Naim Mu-so 2nd Generation
111
我们的空间感测试会评估音箱在各个方向上再现立体声的能力,同时考虑到定位能力、平衡感、广度与距离和方向性。请注意,单声道音箱和不能产生明显的立体声效果的音箱的广度均为0。
第二代Mu-so 的强项之一是它能营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声场广度,尤其特别适合用来观看电影。要不是中频不一致影响了精准度,其定位能力也会是可圈可点;中频不一致和高频凹陷都损害了距离的呈现。


由于正面发声的设计,使得第二代Mu-so所发出的声音并不是360° 均匀分布,就这方面来说,就不是很适合用来朋友聚会时或在户外时使用。
音量
Naim Mu-so 2nd Generation
141
我们的音量测试既可测量音箱能够产生的最大响度,也可以根据用户输入来衡量音量增加和减少的平顺程度。
此款音箱的最大音量相当不错,因此,非常适用于派对场合。另一方面,在音量小的情况下,虽然能完好的再现声音,但严重缺乏高音。另外,调整音量步进的间距很大,以致于很难精确地设置聆听的级别。
以下是我们以最大音量播放嘻哈音乐和古典音乐样本时测得的声压级(SPL):
Correlated Pink Noise | Uncorrelated Pink Noise | Hip-Hop | Classical | Latin | Asian Pop | |
Naim Mu-so 2nd Generation | 90 dBA | 86.8 dBA | 87 dBA | 81.3 dBA | 87.3 dBA | 82.8 dBA |
Cabasse The Pearl Akoya | 86.9 dBA | 84.2 dBA | 85 dBA | 76.2 dBA | 86.9 dBA | 77.9 dBA |
Devialet Phantom II 98 dB Opéra De Paris | 87.9 dBA | 87.4 dBA | 84.3 dBA | 77.8 dBA | 86.4 dBA | 77.7 dBA |
伪像
Naim Mu-so 2nd Generation
133
我们的音损测试可测量播放时源音频失真的程度,以及诸如噪声、抽吸效应和削波之类的其他音损。失真和其他音损可能是由于声音处理和音箱质量引起的。
正如 Naim 所宣称的,这款音箱从最轻柔的音量到最响亮的音量,都能将音损控制的相当出色。在时域音损方面,动态压缩非常微少,几乎感觉不到。至于频谱音损部份,我们的工程师在大音量的情况下,测量到些微硬件相关的振动,还有少到近乎察觉不出的失真。


结论
在小音量的情况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受限于高频响应和方向性的表现,使得第二代Mu-so 并不能算是朋友聚会、户外使用或睡前播放轻柔音乐时的最佳选择。不过,正如制造商所承诺的的,无论聆听时的音量大小,第二代Mu-so确实擅长于控制音损,而对于能呈现出响亮音量的音箱来说,这是一项相当引人注目的特点。出色的广度与十分自然的音调平衡,让第二代Mu-so特别适合用来观看电影,在家放松时也很好用,当然派对场合也很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