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o4 Pro 5G 是 OPPO Reno产品线的尖端产品。 这是一款上档次的中端手机 ,配有高通 765G处理器,12 GB内存和256 GB 存储 (无扩展)。该设备还配有 6.5-英寸 90 Hz AMOLED 屏幕,支持HDR10+ 。手机还配有快充功能,15分钟内可从无电状态充电60%。这款手机推出了几个活泼的颜色可供选择。
该设备背部一共有三台摄像头。主广角模块 配有 4800万像素传感器 ,输出为 1200万像素,等效焦距为26毫米, f/1.7 镜头,还有光学防抖。远摄模块配有 一个1300万像素传感器 (获取1200万像素文件 ) 等效焦距52 毫米, f/2.4镜头, 同时还有一个超广角摄像头作为补充, 1200万像素传感器 (生成 900万像素文件),等效焦距为15.8 毫米, f/2.2镜头。
Reno4 Pro 5G shoots 可在30 fps拍摄4K视频 , 这也是我们的测试设置,但是设备也可以拍摄分辨率较低,帧率更高,所以更流畅的视频也可以记录慢动作效果。
继续阅读看看这款外形精美的手机在我们测试中的表现。
主要摄像头规格:
- 主摄像头:4800万像素1/2.0 英寸传感器 ,0.8微米像素,等效焦距为26毫米, f/1.7 镜头,光学影像防抖(OIS),相位检测自动对焦(PDAF),激光自动对焦
- 远摄摄像头:1300万像素1/3.4-英寸传感器,1微米像素,等效焦距52 毫米, f/2.4镜头,自动对焦
- 超广角摄像头:1200万像素1/2.43-英寸传感器 ,1.4微米像素,等效焦距为15.8 毫米, f/2.2镜头,自动对焦
- LED闪光灯
- 视频:4K 30 fps,1080p 30/60/120 fps,720p 30/60/240 fps,HDR,光学影像防抖,陀螺仪电子防抖系统
关于DXOMARK Camera测试:DXOMARK工程师使用摄像头的默认设置,在受控的实验室环境和室内、户外自然场景中拍摄超过3000张测试照片和超过2.5小时的视频,之后评鉴其拍摄结果,以实现智能手机摄像头评测的评分和分析。本文旨在彰显最重要的测试结果,有关DXOMARK Camera评测基准的更多信息,请点击此处。有关我们如何为智能手机摄像头评分的更多详情,请参见此处。
测试摘要

Oppo Reno4 Pro 5G
Oppo Reno4 Pro 5G 在DXOMARK Camera 中拿到108分, 与一加 Nord平起平坐并高出 Oppo Find X2 Neo的105分。对于这个价位而言,表现以足够。
这台设备的照片得分为109,有一些可圈可点之处。在亮光和中等光线下的曝光比较准确;室内拍照动态范围好;自动对焦准确。色彩主观而言非常漂亮,但实验室测试中色彩略不准确。细节水平高。
但不足的是噪点高于大部分竞品。尽管室内表现不错,户外的动态范围却不足,背光主体周围高光过曝。而且伪像严重。长焦表现受噪点和低细节水平的影响,视场有点局限。夜间摄影也有进步空间。

The Reno4 Pro 5G 视频得分101, 在我们最新的第四版测试基准下排名前20。 在亮光和中等光线下的曝光比较准确,但在低光下,曝光不足,动态范围有限。视频色彩怡人,尽管我们的测试人员发现了一些色差。亮光下细节好,但会随着光线的下降而减少。同照片一些,视频的噪点也过高。静态拍摄时可有效防抖,但走路拍摄时,会有拖沓动作。同时自动对焦追踪表现不佳。
让我们借助一些样片进行比较,细究Reno4 Pro 5G的优势和不足。
该设备在亮光和中等光线下的曝光比较准确,但在极低光下,曝光不足,不如其他竞品。动态范围好坏参半:我们的测试人员发现室内的动态范围惊人的广,但有强烈背光时,有严重的高光剪切。
下例中,我们可以看到Reno4 Pro 5G天空高光细节保存良好,而且主体曝光足。另一个Oppo手机的窗外的细节较少,苹果手机则背景完全过曝。
The Reno4 Pro 5G主观色彩怡人,白平衡选择佳,虽然在实验室中有小的色差(在下例中,我们看到因为高光剪切, Reno和iPhone天空出现青色色偏)。
Reno4 Pro 5G光线好时,能捕捉到很多细节,虽然光线低时,细节下降,但仍是手机的一大强项。在下例中, Reno4 Pro 在较低的室内光线下也保留了很多细节。 另外两个竞品的纹理分数更高,但在下图中不明显: Find X2 Pro丢失了更多门的颗粒感(同时还有较强的粉色色偏), iPhone 11表现更好,但也不是明显优于Reno4 Pro。
Reno4 Pro 5G的噪点是一大劣势, 在亮光下就有噪点,随着光线的下降,噪点更加明显。在下例中,我们看到两台Oppo 设备的噪点截然不同:Find X2 Pro 有效控制噪点,细节牺牲不多,而Reno4 Pro 噪点明显 (而且曝光不足,这并未其任何作用)。iPhone图像的噪点也很明显,但在我们的测试中分数略高于 Reno4 Pro。
Reno4 Pro的自动对焦很强,有一些特别的值得注意的地方。对焦准确度优秀 (和很多竞品一样)而且速度也很好。例如,下图显示了在亮光范围下的速度和准确度,Reno4 Pro 表现优异 (比 Find X2 Pro更好)。但在一些情况下,Reno4 Pro 速度稍慢。在极低光下,设备需要一秒钟对焦然后拍摄, 而且奇怪的是,在比下图亮度范围窄的亮光下(换句话说,对大部分手机而言,挑战性变低),对焦速度也会变慢。

Reno4 Pro 5G在背景模糊的人像模式中得分不错。主体分离效果可接受,模糊效果强,且逼真:其实背景高光不够逼真,但不会有人注意到。人像拍摄的噪点和细节平衡不错。
Reno4 Pro夜间摄影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在这里可以看出手机低光下曝光不足:在下例中, 我们看到Reno4 Pro 图像暗,噪点明显。尽管拍摄场景挑战大, 但 Oppo Find X2表现更好,苹果手机也捕捉到了更多光线 (当然Find X2效果更好)。Reno4 Pro的夜间人像开闪光灯时更好,曝光和细节均不错。
我们会给明显的伪像和图片质量缺点减分,Reno4 Pro的扣分项包括鬼影,色彩量化,色偏和振铃效应。人像周围有亮的光晕。
Reno4 Pro和除苹果品牌以外的竞品相比,预览表现还是不错的 (苹果手机在预览项目中遥遥领先)。目标高光准确,但是预览图像没有有效的 HDR 处理,所以最后成像中成功捕捉的部分场景在预览中会过曝。预览中会呈现人像模式的模糊效果 ,但景深不够准确。
The Reno4 Pro的变焦分数 (集合了广角和远摄分数) 要优于那些没有专门超广角或者远摄模块的手机,但是长焦不尽人意,所以分数受到影响。
广角方面, Reno4 Pro照片效果佳,虽然细节低于主摄像头。但是跟最好机型相比,超广角模块15.8mm等效焦距的镜头的视场略窄。这在下图中可明显看到,但是Oppo Reno4 Pro比较保守的设置避免了严重失真。
Reno4 Pro 5G的两倍光学变焦比没有远摄模块要好得多,但图像比其他模块噪点更多,细节更低。 跟其他焦距更长的竞品相比,Reno4 Pro高倍数变焦没有竞争力。在以下中焦的样图中(90mm等效焦距的视场),同Find X2相比,Reno4 Pro噪点更多,但两台OPPO设备均优于iPhone,后者没有远摄模块,只是从主广角摄像头图片中进行裁剪
Reno4 Pro整体视频表现在中端手机中很多竞争力,但是还是有明显不足。该设备在亮光到中等光线下曝光准确,但在低光下,曝光太低。下图中可以看到Reno4 Pro的曲线接近iPhone 11,Find X2 Pro整体表现更好。

视频模式的动态范围相对较窄,所以在挑战性高的光线下,高光会有一些剪切。
除非光线特别低,否则视频的白平衡准确,色彩怡人。但是我们的测试人员发现视频中有色差。
除了极低光,Reno4 Pro的视频均能捕捉很多细节。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即使是5勒克斯,Reno4 Pro输出的纹理细节都很高。但是,在接近黑暗的1勒克斯下,手机曝光太低,我们的测试人员无法获取可用数据。HDR场景下的细节也受到影响。

另一边,即使是亮光下,噪点都很高。在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Reno4 Pro的噪点水平比参考设备高出多少。在1勒克斯下,Reno4 Pro曝光太低,无比有效比较。

视频模式下的自动对焦表现受糟糕的追踪功能的影响,在拍摄移动的主体时,要记着这一点。
Reno4 Pro视频的伪像控制的不错。虽然会有振铃现象,帧率不稳定和抖动的问题,但是不严重。在走路拍摄时,防抖系统会导致一些动作残余,但总体非常有效。
在相同的片段中可以看到Reno4 Pro在光线好时,能拍摄细节好,曝光好的视频,但走路时防抖的问题突出。
结论
Oppo Reno4 Pro 5G 摄像头表现好坏参半。设备优点是细节多,色彩好,但是噪点影响了图片和视频质量。远摄摄像头也有不足,但有远摄摄像头总比没有好。相对而言,如果你不是边走路边拍摄,那么视频表现好过照片。 本文写作时,Reno4 Pro的定价是是中端手机中偏高的,同类产品的竞争很激烈,但是手机定价会依时间和地区变化,所以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关注一下这款手机,特别是那些重视视频质量的人。
优势
- 室内动态广泛较广
- 自动对焦准确
- 亮光下细节可接受
- 户外白平衡准确
- 人像模式下的细节和噪点平衡佳
- 视频白平衡准确,色彩怡人
- 视频面部细节丰富
- 视频曝光准确
- 静态下防抖效果好
不足
- 照片和视频的噪点高
- 低光下曝光不足,照片户外动态范围有限
- 照片中有光晕,鬼影和色彩量化的伪像
- 人像模式的散景高光呈现不佳
- 中长焦拍摄时噪点多,细节少
- 关闭闪光灯时,夜间拍摄曝光低,噪点多
- 视频动态范围有限
- 视频帧与帧之间清晰度不一样
- 低光下视频曝光低
- 视频自动对焦追踪不尽人意
- 低光下或亮度范围广的场景中视频细节少